地方媒体需要深度报道
农谷频道 陈春花
有媒体人这样说:在消息资讯日益泛滥的今天,电视不应只求量,唯有大量深度报道才能代表媒体实力,这也是传统媒体区别于新兴媒体的重要标志。
中国传媒大学方毅华教授提供的解析片《白发的期盼》就是一篇优秀深度报道的佳作。这篇报道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个获亚广联信息节目奖的新闻性专题节目。作者温秋阳没有选择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而是通过展示、分析当今老年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中青年人对待父母的态度和行为,提出了“精神赡养”这个养老观念,呼吁和倡导“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在当今时代亟需继承和发扬。这就使得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养老话题具有了深层的人文内涵。
无需要多说,深度报道是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增强竞争力、提升传媒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有力手段。但是纵观我们台的各档节目(《荆门新闻》《直播荆门》《垄上行》《现在嘎事》),同质化严重,亮点不突出,有份量的深度报道更是少之又少。观众看我们的节目,也就流于看看而已,一看而过。而事件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媒体的观点和声音在哪里?像这种深度报道,我们没有提供。而这缘于长久以来,我们电视报道已习惯了蜻蜓点水
那么我们又如何在深度上做文章呢?
报道的生产者无外乎人,无外乎我们一线记者,这就需要我们一线记者做一个有心人,做一个思考性的记者。
(一)深度报道是一种态度
深度报道不是一种文体,而是一种职业态度:永远追问“问题在哪里”,永远追逐“问题”背后的“问题”。比如 “滴水茶事件”,说的是几个贫困山区的小学生到北京来摆摊卖茶挣学费,北京市民纷纷解囊。当时报道普遍选择的角度是爱心,并对此事进行了连续报道。一个普通的记者看这件事情,看到的只是它的感人之处——小学生、贫困、自己挣学费,不思考的读者看到的,也会是这些很表面的东西。但是,做深度报道的记者,应该不仅仅看到这一点。让我们首先解析选题分析这些资料:有一个让人疑惑的地方是,这些小学生怎么来这里?为什么来这里?以他们的智力和阅历,他们不应该知道用这种方法来筹集学费,也不会知道北京有这样一个书市,能够吸引如此多的民众。是谁告诉他们这个信息的?是什么人知道这样做会吸引普通群众的爱心,于是让他们这样做的?他们这样做的背后,会不会是有人操纵?如果有,操纵的原因是什么,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是什么造成一个好事却不得不用炒做的手段来办到?这应当是我们的入手点之一。
根据这一兴趣点,我们去做充分的调查,如果有结果——无论是什么结果,都会是一个很好的深度报道。
(二)深度报道需要思想力
“快餐化”新闻生产极大加快了记者的工作节奏,使得他们投入更多精力追逐“更新、更热”,就提高新闻时效性来说,这无疑是件好事。但是,满足于写稿更快更多,习惯平面还原事实碎片,记者思维能力可能面临退化风险。
记得笔者曾经做过一个报道,一对在荆门打工的贵州夫妻将出生几天的女儿抛弃在河边。接到这个线索之后,我们作了第一篇报道《弃婴:你的父母在哪里》,后来经过多方联系我们采访到了孩子的父母,随后第二篇第三篇作了追踪,了解到孩子先天有病,父母无钱医治,最终忍痛将孩子抛弃的无奈事实。但是我们的报道并没有就此完结,思考仍在继续。后续:《弃婴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弃婴事件拷问医疗保障机制》一篇篇有深度的报道运应而生,请法律人士、请社会人士作了深入的解读,阐释了新的观点,主持人也作出精辟的点评,这些都对观众有着深刻的启发,社会反响强烈。前前后后,这个报道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现在想想苦中仍有甜。
方毅华老师说深度报道有三个层次:一个是反映性深度报道;二是解释性深度报道;三是分析性深度报道。最难的当属分析性深度报道,难就难在要能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这就涉及到记者的综合素养:能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观点是否客观中肯?
要想最大程度上做好有深度的报道,这就需要每位记者加强学习,做一位如饥似渴的学者,用知识用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
今年荆门广播电视台《农谷垄上行》栏目推出重点打造的节目——隔壁隔佬,我们也希望在这个全新的舞台上,尝试做出一些好的有深度的报道。